观道动态

当前位置:

马戏表演马上技巧

点击:

马上技巧是马戏的主要表演形式之一,它取材广泛,造型生动,姿态优美内容丰富。

1975年在陕西省咸阳市出土的西汉漆奄上的马戏,颇为精彩。在奔驰的马上,一伎儿单腿平衡立于马背上,双臂又开,右手拿一短棒,动作从容而稳健。另一伎儿在疾弛马的背上,双手紧握固定在马鞍上的短竿,身体悬空,气氛紧张刺激。河南省登封县城西十华里邢家铺村西二华里处有一石阙,因位于少室山,故名"少室山阙"。 石阙上刻画有两幅异常精彩的马戏表演,图像为两马飞奔,前马一伎儿“倒立”于马背上,双腿下弯如弓型。此倒立为倒立类型中的“倒置三角顶”。伎儿双手和头部置于马背之上,呈三角型,这种符合几何原理的三角顶增强了马上表演的稳定性,动作漂亮,紧张有趣。后边一伎儿骑在马上,身向后倾,举长袖迎风飘扬而舞,体态轻盈,舞姿婀娜,给人一种美的享受。1954年在山东考古发掘的沂南画像石墓中也有马戏画像。两匹马都带鞍勒,腹下系着缨,作相反奔驰状;右边伎儿头系双带,上身赤裸,下身穿着垂流苏的短裙,左手持鞭,右手玩弄看曲柄长幢,稳站在奔跑的马背上;左边伎儿装束同前,伎儿双手持哉抓住马鞍,身体腾空,两腿向后跷起,似乎是在马儿飞奔时猛然跃其上,马后一人,头饰如前,裸上身,赤足,两手向后,右手玩弄一短幢,作向前奔跑之状。站在马背上表演,宋代将其技巧称之为"立马",至今为现代马戏所继承,谓之“马上大站”。

汉代还有一种众伎儿同时戏一匹马的精彩表演。山东临淄文庙画像石中有一图。图为二层,上层为角抵戏,下层为马戏。前一人骑马高举两手;一人凌空,以一手持马尾随马而驰;又有一人扬身空电以两手攀骑者之手。马前立者一人,亦为戏者。后方为一无盖车,双曲辕驾一马,车上坐三人,最前为驭者。马头及曲辕上各有戏者一人,车后一人作举足欲登状。十人共同表演的马戏不仅需要众伎儿各具精湛的技艺,而且还需要众伎儿默契的配合才能完成。江苏徐州铜山县出土的画像石中也有类似表演,不同的是奔驰的马儿有了华丽的装饰。马头安角,

作龙状。在山东沂南汉画像石中还有一种变异的马戏表演。

马全部用有鳞有角的龙形装饰出现,马背上立有一筒状平台,一伎儿立在筒口上,玩耍一根长幢,前后各有一人,各人手持轰鼓、短剑或棍,作为伴奏引导。汉代的“戏车高樟”是一项难度较大的马戏和寻樟表演,而且又是综合性艺术。戏车高撞是马戏和都卢寻樟两个单项表演技艺的综合。戏车的伎儿不仅要有寻樟(即爬竿)的技巧,而且还要和驾车者相互默契,更需和乐队配合好,才能充分体现这种惊险、复杂、优美、多姿的艺术。戏车高樟之伎唐代寂然绝声,不唯民问不知此戏,朝廷亦无此典。南北朝时期,继承汉代的立秋之袱“于九月九日讲武习射,进行马戏表演。”《南齐书》卷九记载:“案晋中朝元会,卧射、倒骑、颠骑,自东华门驰往神虎门,亦角抵杂戏之流也。”群众列于两旁观伎人在马上做卧倒、颠等各种技巧动作。 汉晋时期还存在一种马上游戏,即在马上进行书法表演。据<太平寰宇记>卷五十五引<邺中记>载:“又作戏马书,令人立于马上屈一脚而书,而宇皆正好。”戏马书之伎,未见其实物图像,但人立于马上屈一脚而书写,字写的不差,在摇晃不定的奔马背上进行书法表演,其难度之大可称为马戏中的绝技。唐代继承了这一绝技并有所突破。《酉阳杂俎》载:“建中(德宗年号)初,有河北军将姓夏者,弯弓数百斤,尝于球场中累钱十余,走马以击鞠仗击之,一击一钱飞起六七丈,其妙如此”。灭于新泥墙安棘刺数十,取烂豆相去一丈,一一掷豆贯于刺上,百不差一。又能走马书一纸。

宋代,马戏表演达到了日趋完善的地步。宋代马戏集中了以往各朝代的精华加以提高并有所创新,使马戏有了一套完整的表演体系,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宋代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七驾登宝津楼诸军呈百戏一节中从马戏出场的形式、表演内容以及结束程序等都做了详尽的记载:合曲舞旋讫,诸班直常入抵侯子弟所呈苇骑,先一人空手出马,谓之“引马”。次一人磨旗出马,谓之“开道旗”。次有马上抱红绣之毯,系以红锦索,掷下于地上,数骑追逐射之,左日“仰手射”,右日合手射,谓之“拖绣球”。又以柳枝插于地,数骑以划子箭,或弓或努射之,谓之“措柳枝”。又有以十余小旗,遍装轮上而背之出马谓之“旋风旗”。又有执旗挺立鞍上,谓之“立马” 。或以身下马以手攀鞍而复上,谓之“骗马”。或用手握定镫跨,以身从后来往,谓之“跳”。

忽以身离鞍,屈右脚挂马鬃,左脚在镫,左手把鬃,谓之“献鞍”,又曰弃鬃背坐。或以两手握镫跨,以肩著鞍桥,双脚直上,谓之“倒立”。忽掷脚著地,倒拖顺马而走,复跳上马谓之“拖马”。或留左脚著镫,右脚出镫,离鞍横身,在鞍一边,右手捉鞍,左手把鬃,存身直一脚顺马而走,谓之“飞仙膊马”。又存身拳曲在鞍一边,谓之堆里藏身"。或右臂挟鞍,足著地顺马而走,谓之堤驴。或出一镫,坠身著,以手向下绰地,谓之:绰尘:。或放令马先走,以身追及,握马尾而上,谓之“豹子马”。或横身鞍上,或轮弄利刃,或重物大刀双刀百端讫。

以上孟元老记述了十八个节目,即引马、开道旗、拖绣球、惜柳枝、旋风旗、立马、骗马、跳马、献鞍、马上倒立、拖马、飞仙膊马、镜里藏身、赶马、绰尘、豹子马、马轮重物、马上舞大刀双刀。内容之丰富,技艺之高绝,空前绝后。

宋代马戏已经完全脱离了汉晋时期那种和其他技艺掺合在一起的表演形式,集以往各代马戏精华之大成,作为一种独立的、有一套完整的、突出自己风格的表演艺术而存在,使中国马戏进入了一个新的、纯熟的艺术境界。

在宝津楼前的马戏表演之后,还有女子骑术表演。“女童皆妙龄翘楚,结束如男子”“艳色耀日,香风袭人""两两出阵,左右使马,直背射弓,使番枪或草棒交马野战。”这种女扮男装的宫廷职业骑术表演者,随男子礼起居,这对当时的封建礼教是一种大胆的冲击。考古发现的实物如:北京故宫博物院藏品北宋磁州窑马戏磁枕,枕面中心,一马疾驰,马鞍上倒立三角顶一人。又故宫藏品辽代的<便桥会盟图>上的马戏更为精彩绝伦,在这一长卷上,马戏表演者立马、倒立、蹬技等。在甘肃敦煌莫高窟第61窟壁画上也有马戏表演,画面中三个骑者各献技艺,自左向右,右一艺人立于白象背上,居中者骑红马站立在马鞍上,二者均单手举一巨型横木;左边一人,骑黑马,身体向一边倾斜,似在表演"以身下马,以手攀鞍而复上,谓之“骗马”的技艺。

宋代马戏所取得的辉煌成就对后世影响颇大。明代马戏,其制一人骑马执旗引于前,一人驰骑出呈艺于马上,或上或下,或左或右,腾掷矫捷,人马相得如此者数百骑,后乃为胡服、臂鹰、走犬、围猎状,终场俗名日“走”。不知所自始,岂全元之遗风,今每岁一举之…明代马戏的内容前一部分是学取宋代马戏之制,其后是益心健身固猎之游戏。这种走是马戏和围猎相结合的形制,每逢重大节日才举行。

明代以后,大型的马戏演出逐渐衰败,由国家艺术转退于民间,成为民间艺术。

观道动态

分类:

马戏表演马上技巧

马上技巧是马戏的主要表演形式之一,它取材广泛,造型生动,姿态优美内容丰富。

1975年在陕西省咸阳市出土的西汉漆奄上的马戏,颇为精彩。在奔驰的马上,一伎儿单腿平衡立于马背上,双臂又开,右手拿一短棒,动作从容而稳健。另一伎儿在疾弛马的背上,双手紧握固定在马鞍上的短竿,身体悬空,气氛紧张刺激。河南省登封县城西十华里邢家铺村西二华里处有一石阙,因位于少室山,故名"少室山阙"。 石阙上刻画有两幅异常精彩的马戏表演,图像为两马飞奔,前马一伎儿“倒立”于马背上,双腿下弯如弓型。此倒立为倒立类型中的“倒置三角顶”。伎儿双手和头部置于马背之上,呈三角型,这种符合几何原理的三角顶增强了马上表演的稳定性,动作漂亮,紧张有趣。后边一伎儿骑在马上,身向后倾,举长袖迎风飘扬而舞,体态轻盈,舞姿婀娜,给人一种美的享受。1954年在山东考古发掘的沂南画像石墓中也有马戏画像。两匹马都带鞍勒,腹下系着缨,作相反奔驰状;右边伎儿头系双带,上身赤裸,下身穿着垂流苏的短裙,左手持鞭,右手玩弄看曲柄长幢,稳站在奔跑的马背上;左边伎儿装束同前,伎儿双手持哉抓住马鞍,身体腾空,两腿向后跷起,似乎是在马儿飞奔时猛然跃其上,马后一人,头饰如前,裸上身,赤足,两手向后,右手玩弄一短幢,作向前奔跑之状。站在马背上表演,宋代将其技巧称之为"立马",至今为现代马戏所继承,谓之“马上大站”。

汉代还有一种众伎儿同时戏一匹马的精彩表演。山东临淄文庙画像石中有一图。图为二层,上层为角抵戏,下层为马戏。前一人骑马高举两手;一人凌空,以一手持马尾随马而驰;又有一人扬身空电以两手攀骑者之手。马前立者一人,亦为戏者。后方为一无盖车,双曲辕驾一马,车上坐三人,最前为驭者。马头及曲辕上各有戏者一人,车后一人作举足欲登状。十人共同表演的马戏不仅需要众伎儿各具精湛的技艺,而且还需要众伎儿默契的配合才能完成。江苏徐州铜山县出土的画像石中也有类似表演,不同的是奔驰的马儿有了华丽的装饰。马头安角,

作龙状。在山东沂南汉画像石中还有一种变异的马戏表演。

马全部用有鳞有角的龙形装饰出现,马背上立有一筒状平台,一伎儿立在筒口上,玩耍一根长幢,前后各有一人,各人手持轰鼓、短剑或棍,作为伴奏引导。汉代的“戏车高樟”是一项难度较大的马戏和寻樟表演,而且又是综合性艺术。戏车高撞是马戏和都卢寻樟两个单项表演技艺的综合。戏车的伎儿不仅要有寻樟(即爬竿)的技巧,而且还要和驾车者相互默契,更需和乐队配合好,才能充分体现这种惊险、复杂、优美、多姿的艺术。戏车高樟之伎唐代寂然绝声,不唯民问不知此戏,朝廷亦无此典。南北朝时期,继承汉代的立秋之袱“于九月九日讲武习射,进行马戏表演。”《南齐书》卷九记载:“案晋中朝元会,卧射、倒骑、颠骑,自东华门驰往神虎门,亦角抵杂戏之流也。”群众列于两旁观伎人在马上做卧倒、颠等各种技巧动作。 汉晋时期还存在一种马上游戏,即在马上进行书法表演。据<太平寰宇记>卷五十五引<邺中记>载:“又作戏马书,令人立于马上屈一脚而书,而宇皆正好。”戏马书之伎,未见其实物图像,但人立于马上屈一脚而书写,字写的不差,在摇晃不定的奔马背上进行书法表演,其难度之大可称为马戏中的绝技。唐代继承了这一绝技并有所突破。《酉阳杂俎》载:“建中(德宗年号)初,有河北军将姓夏者,弯弓数百斤,尝于球场中累钱十余,走马以击鞠仗击之,一击一钱飞起六七丈,其妙如此”。灭于新泥墙安棘刺数十,取烂豆相去一丈,一一掷豆贯于刺上,百不差一。又能走马书一纸。

宋代,马戏表演达到了日趋完善的地步。宋代马戏集中了以往各朝代的精华加以提高并有所创新,使马戏有了一套完整的表演体系,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宋代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七驾登宝津楼诸军呈百戏一节中从马戏出场的形式、表演内容以及结束程序等都做了详尽的记载:合曲舞旋讫,诸班直常入抵侯子弟所呈苇骑,先一人空手出马,谓之“引马”。次一人磨旗出马,谓之“开道旗”。次有马上抱红绣之毯,系以红锦索,掷下于地上,数骑追逐射之,左日“仰手射”,右日合手射,谓之“拖绣球”。又以柳枝插于地,数骑以划子箭,或弓或努射之,谓之“措柳枝”。又有以十余小旗,遍装轮上而背之出马谓之“旋风旗”。又有执旗挺立鞍上,谓之“立马” 。或以身下马以手攀鞍而复上,谓之“骗马”。或用手握定镫跨,以身从后来往,谓之“跳”。

忽以身离鞍,屈右脚挂马鬃,左脚在镫,左手把鬃,谓之“献鞍”,又曰弃鬃背坐。或以两手握镫跨,以肩著鞍桥,双脚直上,谓之“倒立”。忽掷脚著地,倒拖顺马而走,复跳上马谓之“拖马”。或留左脚著镫,右脚出镫,离鞍横身,在鞍一边,右手捉鞍,左手把鬃,存身直一脚顺马而走,谓之“飞仙膊马”。又存身拳曲在鞍一边,谓之堆里藏身"。或右臂挟鞍,足著地顺马而走,谓之堤驴。或出一镫,坠身著,以手向下绰地,谓之:绰尘:。或放令马先走,以身追及,握马尾而上,谓之“豹子马”。或横身鞍上,或轮弄利刃,或重物大刀双刀百端讫。

以上孟元老记述了十八个节目,即引马、开道旗、拖绣球、惜柳枝、旋风旗、立马、骗马、跳马、献鞍、马上倒立、拖马、飞仙膊马、镜里藏身、赶马、绰尘、豹子马、马轮重物、马上舞大刀双刀。内容之丰富,技艺之高绝,空前绝后。

宋代马戏已经完全脱离了汉晋时期那种和其他技艺掺合在一起的表演形式,集以往各代马戏精华之大成,作为一种独立的、有一套完整的、突出自己风格的表演艺术而存在,使中国马戏进入了一个新的、纯熟的艺术境界。

在宝津楼前的马戏表演之后,还有女子骑术表演。“女童皆妙龄翘楚,结束如男子”“艳色耀日,香风袭人""两两出阵,左右使马,直背射弓,使番枪或草棒交马野战。”这种女扮男装的宫廷职业骑术表演者,随男子礼起居,这对当时的封建礼教是一种大胆的冲击。考古发现的实物如:北京故宫博物院藏品北宋磁州窑马戏磁枕,枕面中心,一马疾驰,马鞍上倒立三角顶一人。又故宫藏品辽代的<便桥会盟图>上的马戏更为精彩绝伦,在这一长卷上,马戏表演者立马、倒立、蹬技等。在甘肃敦煌莫高窟第61窟壁画上也有马戏表演,画面中三个骑者各献技艺,自左向右,右一艺人立于白象背上,居中者骑红马站立在马鞍上,二者均单手举一巨型横木;左边一人,骑黑马,身体向一边倾斜,似在表演"以身下马,以手攀鞍而复上,谓之“骗马”的技艺。

宋代马戏所取得的辉煌成就对后世影响颇大。明代马戏,其制一人骑马执旗引于前,一人驰骑出呈艺于马上,或上或下,或左或右,腾掷矫捷,人马相得如此者数百骑,后乃为胡服、臂鹰、走犬、围猎状,终场俗名日“走”。不知所自始,岂全元之遗风,今每岁一举之…明代马戏的内容前一部分是学取宋代马戏之制,其后是益心健身固猎之游戏。这种走是马戏和围猎相结合的形制,每逢重大节日才举行。

明代以后,大型的马戏演出逐渐衰败,由国家艺术转退于民间,成为民间艺术。


  • 上一篇:马戏中国古代马戏表演—舞马
  • 下一篇:马球--古代马戏表演项目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