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道论坛

当前位置:

老北京民间绝活毛猴+吴桥县观道创意文化杂技团

点击:

 毛猴,自然界的小精灵,它的机敏、活泼,透着一种天然情趣。这里讲的可不是自然界的猴子,而是老北京特有的一种民间艺术品,毛猴艺术将猴子的天然情趣和艺术家的创作完美结合,造就了一种绝妙的艺术境界。

  那毛猴是用什么原料制成的呢?原来,这毛猴周身的东西全是中药。它的四肢是用蝉蜕的四肢做成的,身体是另一味中药--辛夷,也就是玉兰花在秋天里形成的花骨朵,表面一层密密的灰褐色绒毛,是保护花过冬的外衣,冬去春来,绒毛逐渐退去,花骨朵慢慢长成朵朵美丽的玉兰花。这带绒毛的毛骨朵,和毛猴的身躯极为相似,真是妙用。毛猴的头是用蝉蜕的头,正好与花骨朵相配。毛猴有时会带斗笠,这斗笠也是一味中药,叫木通。把这几部分粘结起来的东西叫白鸡,也是一味中药,真是出自天然,天然妙用。如此看来,这毛猴的首创者熟知中药,并与中药材有着密切的接触。

  相传清同治年间,在北京宣武门外骡马市大街有一家名为南庆仁堂的药铺。某日,店中一配药的小伙计因没伺候好帐房先生而挨了一顿臭骂,小伙计怕丢饭碗只好忍气吞声。到了晚上,他在烦闷中无聊地摆弄着药材时,偶然发现蝉蜕具有某些形象特点,不由心中一动,便决定用中药材塑造一个帐房先生。他选取了辛夷做躯干,又分别截取蝉蜕的鼻子做脑袋,前腿做下肢,后腿做上肢,用白芨一粘,一个人不人、猴不猴的形象便出现了。拿给师兄们一看,也都说极象尖嘴猴腮的帐房先生。小伙计觉得很开心,算是出了一口气。就这样,在无意间世上第一个毛猴诞生了。流传到社会后又被有心人加以完善,逐渐形成一种深受人们喜爱的手工艺品。

  时至民国初年,在东安市场有一个摆摊的毛猴艺人,因他姓汪,人们称他猴儿汪。他的摊前经常围着一群人,有个姓曹的小男孩简直入了迷,一看就是大半天,边看边记边打听,偷偷将毛猴的技艺学到了手,这个小男孩成了毛猴工艺品的继承人,他就是毛猴艺术家曹仪简。

  曹仪简,1925年生于北京,满族人,是曹雪芹家族的第十九代世孙。他不仅继承了传统的毛猴艺术,而且又发展、开拓了新的艺术境界,展示了新的天地,新的内容。他不仅表现了民风、民俗,刻画历史人物,而且创造了不少鞭挞丑恶、针砭时弊的讽刺小品,简直是一副副立体漫画,真是千姿百态,妙趣横生。

  他的大型作品《无虎山》,看那峰峦叠嶂,青山绿水。山脚下,一群毛猴兵分两路,持大刀,扛长矛,笔杆条直,好不威风。山颠峰顶,峰回路转之处,更有毛猴把守,个个怒目圆睁,荷枪实弹,严阵以待,那种过份庄严的气氛,烘托出山中无老虎,猴子称霸王的独特主题。他的另一作品《北京的老墙根胡同》,将过去的单件民俗作品在这里组合,汇成了一个热闹的场面:耍手艺的、做小买卖的……内容丰富多彩,溢透出浓郁的老北京民间气息。这件作品荣获了建国40周年民间艺术作品奖,并被中国民间美术博物馆收藏。

  1990年他应邀在大观园举办了个人毛猴作品展,设民俗篇、亚运篇、警世篇,这是他投身毛猴艺术创作的成果展示。有传统题材的作品,活生生再现老北京民俗的:拉洋车、卖豆腐、迎亲。有活灵活现的表现人们今天生活的:吃涮锅子、打乒乓球、打排球。有嘲讽社会不良现象的:糊涂官、专治瞽症、吹牛等等。

  曹仪简制作的工艺品上万件,不仅在国内享有盛誉,而且受到了世界各国友好人士的喜爱,为国际文化交流做出了贡献。

  说到毛猴的名称,还有一段趣事。曾有一位英国路透社的记者见到曹先生的作品后,很有兴趣,便问:这叫什么?曹先生说:这叫毛猴。这位记者说:英文还没有毛猴这个单词。这种艺术品很好,我就为它创造一个英文名称吧。英文称猴子为蒙克,称多毛的为海瑞,英文毛猴就叫海瑞蒙克’(hairy monkey)吧。取完名字后他很得意,说:这是我发明的单词,将来一定能够进入英国大词典的。

  老舍夫人胡洁青特为其题诗:半寸猢狲献京都,惟妙惟肖绘习俗,白描细微创新意,二味饮片胜玑珠。

  一晃几十年过去了,岁月悄悄地染白了他的双鬓。现如今,每日清晨,外出锻炼,日间读书、写字、搞创作,有时还要参加一些社会活动。他身兼着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理事、北京市西城对外文化交流协会理事、北京市西城区政协委员等职。

  曹先生说:我要做的第一件事是将毛猴艺术继承发扬,并要给后人留下些有用的资料。第二件事是要写本有关红学研究的书。他为自己的书房自题堂号为艺武文堂,自撰对联:艺武文皆入室,松竹梅未出扉,表示生活内容是多样的,精神情趣是丰富的。

观道论坛

分类:

老北京民间绝活毛猴+吴桥县观道创意文化杂技团

 毛猴,自然界的小精灵,它的机敏、活泼,透着一种天然情趣。这里讲的可不是自然界的猴子,而是老北京特有的一种民间艺术品,毛猴艺术将猴子的天然情趣和艺术家的创作完美结合,造就了一种绝妙的艺术境界。

  那毛猴是用什么原料制成的呢?原来,这毛猴周身的东西全是中药。它的四肢是用蝉蜕的四肢做成的,身体是另一味中药--辛夷,也就是玉兰花在秋天里形成的花骨朵,表面一层密密的灰褐色绒毛,是保护花过冬的外衣,冬去春来,绒毛逐渐退去,花骨朵慢慢长成朵朵美丽的玉兰花。这带绒毛的毛骨朵,和毛猴的身躯极为相似,真是妙用。毛猴的头是用蝉蜕的头,正好与花骨朵相配。毛猴有时会带斗笠,这斗笠也是一味中药,叫木通。把这几部分粘结起来的东西叫白鸡,也是一味中药,真是出自天然,天然妙用。如此看来,这毛猴的首创者熟知中药,并与中药材有着密切的接触。

  相传清同治年间,在北京宣武门外骡马市大街有一家名为南庆仁堂的药铺。某日,店中一配药的小伙计因没伺候好帐房先生而挨了一顿臭骂,小伙计怕丢饭碗只好忍气吞声。到了晚上,他在烦闷中无聊地摆弄着药材时,偶然发现蝉蜕具有某些形象特点,不由心中一动,便决定用中药材塑造一个帐房先生。他选取了辛夷做躯干,又分别截取蝉蜕的鼻子做脑袋,前腿做下肢,后腿做上肢,用白芨一粘,一个人不人、猴不猴的形象便出现了。拿给师兄们一看,也都说极象尖嘴猴腮的帐房先生。小伙计觉得很开心,算是出了一口气。就这样,在无意间世上第一个毛猴诞生了。流传到社会后又被有心人加以完善,逐渐形成一种深受人们喜爱的手工艺品。

  时至民国初年,在东安市场有一个摆摊的毛猴艺人,因他姓汪,人们称他猴儿汪。他的摊前经常围着一群人,有个姓曹的小男孩简直入了迷,一看就是大半天,边看边记边打听,偷偷将毛猴的技艺学到了手,这个小男孩成了毛猴工艺品的继承人,他就是毛猴艺术家曹仪简。

  曹仪简,1925年生于北京,满族人,是曹雪芹家族的第十九代世孙。他不仅继承了传统的毛猴艺术,而且又发展、开拓了新的艺术境界,展示了新的天地,新的内容。他不仅表现了民风、民俗,刻画历史人物,而且创造了不少鞭挞丑恶、针砭时弊的讽刺小品,简直是一副副立体漫画,真是千姿百态,妙趣横生。

  他的大型作品《无虎山》,看那峰峦叠嶂,青山绿水。山脚下,一群毛猴兵分两路,持大刀,扛长矛,笔杆条直,好不威风。山颠峰顶,峰回路转之处,更有毛猴把守,个个怒目圆睁,荷枪实弹,严阵以待,那种过份庄严的气氛,烘托出山中无老虎,猴子称霸王的独特主题。他的另一作品《北京的老墙根胡同》,将过去的单件民俗作品在这里组合,汇成了一个热闹的场面:耍手艺的、做小买卖的……内容丰富多彩,溢透出浓郁的老北京民间气息。这件作品荣获了建国40周年民间艺术作品奖,并被中国民间美术博物馆收藏。

  1990年他应邀在大观园举办了个人毛猴作品展,设民俗篇、亚运篇、警世篇,这是他投身毛猴艺术创作的成果展示。有传统题材的作品,活生生再现老北京民俗的:拉洋车、卖豆腐、迎亲。有活灵活现的表现人们今天生活的:吃涮锅子、打乒乓球、打排球。有嘲讽社会不良现象的:糊涂官、专治瞽症、吹牛等等。

  曹仪简制作的工艺品上万件,不仅在国内享有盛誉,而且受到了世界各国友好人士的喜爱,为国际文化交流做出了贡献。

  说到毛猴的名称,还有一段趣事。曾有一位英国路透社的记者见到曹先生的作品后,很有兴趣,便问:这叫什么?曹先生说:这叫毛猴。这位记者说:英文还没有毛猴这个单词。这种艺术品很好,我就为它创造一个英文名称吧。英文称猴子为蒙克,称多毛的为海瑞,英文毛猴就叫海瑞蒙克’(hairy monkey)吧。取完名字后他很得意,说:这是我发明的单词,将来一定能够进入英国大词典的。

  老舍夫人胡洁青特为其题诗:半寸猢狲献京都,惟妙惟肖绘习俗,白描细微创新意,二味饮片胜玑珠。

  一晃几十年过去了,岁月悄悄地染白了他的双鬓。现如今,每日清晨,外出锻炼,日间读书、写字、搞创作,有时还要参加一些社会活动。他身兼着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理事、北京市西城对外文化交流协会理事、北京市西城区政协委员等职。

  曹先生说:我要做的第一件事是将毛猴艺术继承发扬,并要给后人留下些有用的资料。第二件事是要写本有关红学研究的书。他为自己的书房自题堂号为艺武文堂,自撰对联:艺武文皆入室,松竹梅未出扉,表示生活内容是多样的,精神情趣是丰富的。


  • 上一篇:包头首届民俗文化节
  • 下一篇:中国舞狮子的来历+吴桥县观道创意文化杂技团